台中精机CNC车床,即计算机数控车床,是一种通过数控编程实现自动化加工的高精度机床,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。主要由床身、主轴箱、进给系统、刀架、尾座、数控系统等部分组成。床身是机床的基础,提供稳定的支撑;主轴箱用于安装主轴,带动工件旋转;进给系统实现刀具的精确移动;刀架可安装多把刀具,通过自动换刀完成不同工序;尾座用于支撑较长工件;数控系统则是机床的“大脑”,控制各部件的协调运作。
一、安装前的准备
场地选择
空间要求:要确保有足够的空间来安置CNC车床,包括机床本身、操作人员活动空间、工件和刀具存放区域等。一般来说,机床四周至少预留1-1.5米的空间,方便操作人员能够自由地围绕机床进行操作,如装卸工件、更换刀具、调试程序等。
地面条件:地面应该平整、坚实,承载能力要满足机床的重量要求。对于大型CNC车床,可能需要对地面进行特殊的加固处理,例如铺设混凝土基础,并且要保证基础的深度和强度符合机床制造商的规定。同时,地面的平整度误差应该在机床允许的范围内,通常要求每米不超过0.1-0.2毫米,以防止机床在安装后出现倾斜等情况。
环境因素:安装位置应远离振动源、热源和灰尘较多的地方。例如,要避免将机床安装在冲床、锻压机等产生强烈振动的设备附近;同时,要远离暖气管道、阳光直射的窗户等热源,因为温度变化可能会影响机床的精度。另外,车间内应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,以减少粉尘和切屑对机床的损害。
设备检查
外观检查:在安装之前,仔细检查机床的外观是否有损坏,如碰撞痕迹、油漆剥落等。检查机床的各个部件是否齐全,包括防护罩、电气柜门、操作面板等。
配件核对:根据装箱单核对机床的配件,如刀具、夹具、工具、电缆、说明书等是否完整。特别是一些关键的附件,如主轴卡盘钥匙、刀具调整工具等,要确保其完好无损并且能够正常使用。
二、机床主体的安装
起吊和搬运
起吊设备选择:根据机床的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,如起重机或叉车。在使用起重机时,要确保吊索的承载能力足够,并且吊索与机床的接触部位要采取保护措施,如使用软质材料垫在吊索和机床之间,防止刮伤机床表面。
搬运注意事项:在搬运过程中,要保持机床的水平状态,避免倾斜角度过大。对于大型机床,最好有专人在各个方向进行监护,确保搬运过程安全顺利。当机床移动到安装位置附近时,要缓慢下降,避免碰撞地面或其他物体。
找平与固定
初步找平:将机床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地基上后,使用水平仪(精度至少为0.02mm/m)在机床的工作台、导轨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。通过调整机床底部的调整垫铁,使机床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初步达到水平状态。一般来说,纵向和横向的水平误差都应控制在0.04mm/m以内。
精确找平:在初步找平的基础上,进一步使用更高精度的水平仪(如0.01mm/m)进行精确找平。这一步骤对于机床的加工精度至关重要,特别是在加工高精度零件时。可以采用多点测量的方法,在机床的不同位置(如工作台的四个角、导轨的两端和中间等)进行测量,并根据测量结果微调调整垫铁。
机床固定:当机床找平完成后,使用地脚螺栓将机床牢固地固定在地基上。地脚螺栓的规格和安装要求要符合机床制造商的规定,拧紧力矩要适中,既要保证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,又不能使螺栓受力过大而损坏。在拧紧地脚螺栓的过程中,要注意按照对角线顺序逐渐拧紧,使机床均匀地固定在地基上。
三、电气系统的安装
电缆敷设
电缆布局规划:在敷设电缆之前,要根据机床的电气原理图和实际安装情况,规划好电缆的走向。避免电缆过度弯曲、扭转或与其他设备干涉。一般来说,电缆应该沿着机床的电缆拖链、线槽或桥架进行敷设,并且要预留一定的余量,以便在机床调试和维护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操作。
电缆固定:在敷设过程中,要使用合适的电缆夹具或绑扎带将电缆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。电缆夹具的间距要合理,一般每隔0.5-1米设置一个夹具,确保电缆不会因自身重量或其他外力而脱落或移位。同时,要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不能小于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值,以免损坏电缆内部的光纤或导线。
电气柜安装
位置确定:电气柜应该安装在干燥、通风良好的位置,并且要便于操作和维护。一般来说,电气柜可以安装在机床的侧面或后面,距离机床的距离要适中,以方便电缆的连接。同时,要考虑电气柜的门能够完q打开,周围没有障碍物阻挡操作人员对电气元件进行操作。
接地连接:将电气柜可靠地接地是保证电气安全的重要措施。接地电阻应该符合当地的电气安全标准,一般要求不大于4Ω。可以使用专门的接地电极或连接到厂房的接地网来实现接地。在连接接地电缆时,要确保连接牢固,并且接地线路的截面积要满足电气柜的容量要求。
四、液压和冷却系统的安装
液压系统安装
油管连接:在连接液压油管之前,要先对油管进行清洗,去除内部的杂质和毛刺。然后,按照液压原理图将油管连接到相应的液压元件上,如液压泵、油缸、阀组等。在连接过程中,要注意油管的密封,使用合适的密封件(如O形圈、密封垫片等),并且要确保密封件安装正确、无损坏。拧紧油管接头时,要使用适当的力矩扳手,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拧紧,防止漏油或损坏螺纹。
液压油箱安装:液压油箱应该安装在便于维护和观察油位的位置。在安装油箱时,要确保油箱的水平度,并且要将油箱的进油口和回油口与相应的油管正确连接。在油箱中加入适量的液压油,液压油的型号和质量要符合机床制造商的规定,油液的清洁度也要达到要求,一般要求NAS(美国宇航标准)等级在8-10级。
冷却系统安装
冷却管路布置:冷却系统的管路要合理布置,避免出现气袋或堵塞的情况。对于采用切削液冷却的机床,要将切削液管路连接到机床的喷头、水槽等部件上,并且要保证管路的密封性。在连接水管时,要注意水管的材质和耐压性,一般使用橡胶软管或塑料管,其耐压值要高于冷却系统的压力。
冷却装置安装:如果机床配备了冷却装置(如冷却泵、冷却塔等),要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安装。冷却泵应该安装在平稳、干燥的位置,并且要与冷却管路正确连接。在安装冷却塔时,要考虑其散热空间和通风条件,确保冷却塔能够有效地降低切削液的温度。
五、调试前的检查
机械部分检查
导轨和丝杠检查:检查机床的导轨和丝杠是否干净、光滑,没有杂质和损伤。在导轨上涂抹适量的润滑油,按照规定的润滑周期进行润滑。对于滚珠丝杠,要检查其螺母和丝杠的配合间隙是否合适,可以通过手动旋转丝杠来感觉其阻力是否均匀。
主轴检查:手动转动主轴,检查主轴的旋转是否灵活,没有卡滞现象。同时,要检查主轴的锥孔是否干净、无损伤,以便能够正常安装刀具或夹具。
电气部分检查
电路连通性检查: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电气系统的各个电路是否连通良好。检查电源线路、控制线路、信号线路等是否正常,特别是一些关键的传感器(如位置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等)的线路是否连接正确。
参数设置检查:在机床的控制系统中,检查各种参数的设置是否正确。这些参数包括机床的坐标系设置、主轴转速范围、进给速度参数、刀具补偿参数等。如果有备份的参数文件,可以将参数恢复到出厂设置或之前的备份状态,以确保参数的正确性。
